查看: 2227|回复: 1

“广州城标”镇海楼风云六百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8 2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5313b6ps6s3pf69fs6wf.jpg
“五岭以南第一楼”寓意雄镇海疆
镇海楼坐落于越秀山巅,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目前也是广州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镇海楼最初建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守将永嘉侯朱亮祖将宋代子三城联为一城,后扩筑北城八百余丈,同时在其最高处修建五层高楼。“五岭以南第一楼”从此诞生。
史料记载,当时登楼远眺,珠江水波荡漾,状如银带,很是壮观,故得名“望海楼”。直至明嘉靖年间才改名“镇海楼”。其中“镇海”寓雄镇海疆之意。又因楼分五层,因此俗称“五层楼”。
镇海楼阔31米、深16米、高28米,整座建筑呈长方形,五层楼阁,逐层收减,远看似楼似塔。对于这种独特的造型,有传说称是因某日明太祖朱元璋与道人铁冠子登南京钟山,铁冠子指着东南方对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着青苍苍的一股“王气”。朱元璋于是派遣大臣到广州,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修建了镇海楼,似塔的造型暗含镇压“王气”之意。
在这种形式简练、细节繁琐的传统形象中,对称是最突出的形态,其中蕴含着自然美的形象象征以及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外墙装饰上用色很大胆,红墙绿瓦的和谐统一,使镇海楼的建筑更显气派。镇海楼装饰的另一个亮点是每层飞檐角处活泼灵动的鳌鱼造型,它们都是来自佛山石湾的陶瓷制品。鳌鱼是明清时期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建筑构件,象征水神,相当于宫式建筑中的“螭吻”。
185311leg53wkwciiwmcul.jpg
明清外国人望见镇海楼
便知到广州
镇海楼位于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上,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外国人认识广州的重要标志。记者发现,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十三行油画》,画面描绘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商船云集的繁荣景象,商馆右后方不远处的一座红色五层高楼格外显眼,就是镇海楼。藏品中还有一张外国明信片,图片的主体就是清代的镇海楼。
1655年,荷兰画家纽荷芙,随荷兰使节团到中国,并将沿途景象以素描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当他来到广州,被这里舟舸穿梭的繁忙景象所吸引,于是画下了一幅《广州城远眺》。在这幅画中,光塔、花塔以及镇海楼,清晰可见。其他不少外国照片、手绘地图和外销画中,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镇海楼在当时已是西方众多表现广州图像的象征,也是广州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文符号。自
明代起,漂洋过海的外国商船,一过狮子洋,经虎门北上,沿途可见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驶近广州城外,望到高耸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便知到了广州。
在过去6个多世纪中,镇海楼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初它就曾见证清兵入关的血雨腥风。当时,尚可喜兵抵广州城下,300守城将士坚守镇海楼十个昼夜,不眠不休,最后弹尽粮绝,无一生还。清咸丰四年(1854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广东爆发大规模的“洪兵”起义,战火燃烧到了广州城边。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将指挥部设在镇海楼,指挥清兵与起义军进行大战。如今镇海楼的旁边仍存放有一批大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这些大铁炮曾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广州人民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武器。
曾经五毁五建留下无数名联佳句
镇海楼作为广州城标,向来是名士登临之地,因此留下极多文辞佳句。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一览这批广州的珍贵文化遗产。
其中尤以清代儒将彭玉麟所撰的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传诵最广,至今仍铭刻于镇海楼顶楼两侧。1883年,正逢中法交战之时,兵部尚书彭玉麟奉命到广东督师抗法,以五层楼为海陆两军指挥部。1885年,朝廷议和之声甚嚣尘上之际,彭玉麟上书朝廷,力争抵抗。但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郁闷中的彭玉麟举目广州城,撰下了这一副名联。关于镇海楼的名联佳句还有爱国将领丁汝昌所撰“如此江山,对碧海青天,万里烟云归咫尺;莫辞樽酒,值蕉黄荔紫,一楼风雨话平生”等。
镇海楼因自然和人为的灾祸,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
一、镇海楼曾于明成化年间全楼焚毁,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提督蔡经(一名张经)与侍郎张岳重建镇海楼,因当时东南沿海常患倭寇,海疆不靖,需强化海防,于是张岳为之题名“镇海楼”,含“雄镇海疆”之意。这是第一次重建。经此次重建后,“规制如旧,而宏伟壮丽视旧有加。楼前为亭曰仰高,左右两端跨衢为华表,左曰驾螯,右曰飞蜃,旧所无也。”(张岳《镇海楼记碑》)。
二、明崇祯十年(1637)广东布政使姜一洪再次重新修缮。
三、清初,清军攻陷广州,镇海楼遭战火损坏。顺治八年(1651),平南王尚可喜在原楼基础上对镇海楼进行了始建后的第三次大修。因楼近王宫,禁止州人登临,驻军越秀山,设官守卫,楼上放鸽,楼前驯鹿。
四、康熙十二年(1683),由于“三藩之乱”,镇海楼再次被毁坏。康熙二十四年(1685)至二十六年(1687),由两广总督吴兴祚及广东巡抚李士祯重建此建构。这是镇海楼的第四次大修,“计费巨万,壮丽坚致。”
五、民国十七年(1928),林云陔出任广州市长时,再度重修了镇海楼。重修工程是按明代旧基垒筑的。
发表于 2011-12-5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