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8|回复: 1

[大国战略]谣起谣落 中国若救欧洲该提出啥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2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写过博文《救铁路还是救欧洲 中国人心知肚明》后不久,7日的新华社突然播发铁道部“辟谣”的消息。“‘(他们)向国家求援8000亿,希望财政支持4000亿,同时发债4000亿,以维护铁路建设顺利推进’的说法纯属谣言,关于‘铁道部财务司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的内容也不属实”。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虽然石川心里想得是,中国若去救欧洲,该提啥条例的事,但是铁道的辟谣,确实把石川给弄糊涂了,不知道早前“网路消息”,刺痛了铁道部哪个穴位,还是压根铁道部就不缺钱,上万公理的停路线停工是停着玩还是咋得,实实在在地说,那会儿虽然迷糊,但还是被视频暂停镜头里,样似“没睡醒”的央视女播的给逗乐了。
  
  谣起谣落 面对“辟谣”谁最伤不起
  
  确切地说,铁路严重“缺钱”,导致不少在建项目不得不停工,已是不争的事实。此间先是有媒体放言,铁道部要向国家“伸手要钱(求援)”8000亿元,随后又有官方进行辟谣,意欲何为,无人知晓。但近些年,铁路建设掀起的这股有“史无前例”的“大跃进”,无疑为中国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不过,这股“大跃进”,同时也带来了铁路高达2万亿的负债。据铁道部“辟谣”的估算,目前铁道部的资金缺口至少在8000至1万亿元,受资金影响被迫停工的线路达到1万公里。审计署历年的报告显示,尽管铁道部的负债水平,仅从2005年的37.53%升至2010年的57.44%,但债务融资比例却从2005年的44.87%飙升至2010年的81.24%。让铁道部深感焦虑的是,2011年度铁道部拖欠33家铁路相关企业的应付账款达2261亿元,11月份到期的各种利息和超短期融资券达423亿元。
  
  此间中华网友“欧治师”,欲“冒死要求审计4万亿(救市资金)去向”。显然,“欧治师”的“冒死”很鲁莽。有没有人听他的先不说,虽然谁都不敢保证,像“纯属虚构”的电视剧《李卫当官》里,“皇帝老爷子给他治理大清国最穷县沭阳县的50万两治河款,全部花在全县的老百姓身上”,但也多亏了国家对有关确认精神病的法律有所修改,不然会不会有人觉得他话过去“刺耳”,而把他送去“治疗”,还真的很难说。
  
  虽然高度关注网民倾向,并学会许多“网络语言”,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的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时刻注意经济发展的趋势、动向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不管外界‘捧杀’我们,还是‘棒杀’、唱衰我们,我们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而且要走好走稳。”但往往许多的乐观背后,却有不少地方官吏拿总理的话不一会事。这样说并不是石川瞎掰,早前就有媒体报道,黑龙江鸡西市政府为了掩盖拖欠农民工程款的事实,就编造了虚假报告骗了温总理。无独有偶,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1998年11月12日也播过一条消息,“安徽省南陵县某粮站今年春天为了迎接朱镕基总理视察,从别的粮站和粮食加工厂借来大批粮食,制造粮库爆满的假象。该县还拒不执行中央关于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连计划内的定购粮都只收购50%。这些情况,他们在向朱总理汇报时显然也隐瞒了。”
  
  无论是今天8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姗姗来迟”的辟谣,还是“满目疮痍”的铁道部的辟谣,总让人感觉到某种说不出的不痛快。早前,发生在网民与国家税务总局的“假方案”,虽说“造假人”,已经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它着着实实,让高兴了半截的老百姓为此载了一个大跟头。因为老百姓伤不起,社会伤不起,国家与政府的诚信更是伤不起!
  
  救援欧洲 中国该提出啥条件
  
  众所周知,突然改变峰会议题的G20峰会原为改善全球经济困境,但却变为欧盟国家争取中国及金砖国家扩大对欧债危机的纾困的会议,但从本次峰会的最后《宣言》及《成长与就业行动计划》看出,本次峰会并不如西方所愿效果,事前法国总统萨科奇拟定的有关全球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管制或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等核心议题,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高分贝地倡导“峰会最重要的议题是解决欧债问题”作为回应,但对于金砖五国来讲,对纾困欧债危机仅施以口惠,却不明确说明何时与如何借国际货币组织进行纾困计划,意味欧盟最终仍须靠自己解决债务危机。
  
  傻子都知道,所谓的G20峰会与会成员国,谁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德法希望解决欧债问题,日本想的是阻止日元升值,印度希望建立税务资讯交流机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奥地利时则提出“设法勒紧腰带和投资计划,是解决危机办法”的看法,尤其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可见,中美两大经济体面对欧洲危机,都显得十分谨慎。中方基于欧盟解困计划不够具体,无意扩大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投资,口头上却仍表示欧盟若保证能有效实施纾困方案,就愿提供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千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因自己国内高失业率和双赤字问题严重,对挽救欧债危机显得有心无力,但他们同样不愿意看到,因增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让中国扩大国际影响力,削弱美国在全球金融组织的主导地位。换言之,中美思考纾困欧债危机,不乏权力竞逐的考量因素,相同处在于,双方都认为欧盟应靠自身之力解决债务。美国《时代周刊》断言,中国纾困欧债国家后,欧盟必然大幅放宽对中国的种种限制。若站在善尽国际责任与维护现实利益的角度判断,中国确实不会坐视欧债危机扩大,但也不致于无条件的施惠。目前中国内部反对纾困欧洲的声浪很大。最普遍说法是,中国层出不穷的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或非法超贷等问题,需要政府大量投资改善,此时若去救济失业金比中国大部分劳工薪资还高的希腊,势必引发民众更多的不满,增添社会动乱的变数。
  
  有评论提出,谁有钱谁作庄,欧盟若想获得中国具体的纾困承诺,除必须提供中方投资的安全保证外,似乎还应有适度的政治回馈,如同世界银行总裁左立克的看法:唯有在投资利益的驱使下,中国大陆才会纾困欧洲。过去几年,中国曾多次表态希望欧盟承认其享有市场经济地位,并取消对中方的高科技出口管制,但迄今皆未获得正面回应。欧债危机之后,北京官方再度暗示欧盟应重视中方的请求,胡锦涛此次访欧还不忘期待奥地利能出手相助,显见欧盟有条件的回报,确有可能换取中国的资金挹注。
  
  虽然德国对“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接受中国资金奥援持反对态度,但欧盟不乏对中国让步的声音,法国总统萨科奇日前一句“没有理由拒绝中国大陆援助”,就被解读为欧盟对中国让步的前奏。其实,中国纾困欧债换取政治利益的难度甚高。以获欧盟赋予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要件来说,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很难争取到欧盟27国同声的支持。至于欧盟取消对中国武器禁运问题,政治敏感度显然更高,其中美国的态度居中关键,这也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尽管有人支持解禁,却毫无进展的主因。
  
  该评论指出,欧洲人崇尚现实主义,也应该清楚“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10月间欧盟达成救援希腊债务计划后,中方曾暗示欧盟可用借贷人民币方式进行纾困。此举或为降低外汇风险,并藉此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影响力。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执行长雷格林最近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讲,就表示欧盟不排除借贷人民币的可能。日后如果成真,无异将促使其他国家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人民币成为国际强势货币,恐就不再是梦想。(文/梁石川)
  
发表于 2011-11-11 1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高度关注网民倾向,并学会许多“网络语言”,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会议的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时刻注意经济发展的趋势、动向和存在的问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