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8|回复: 0

帐篷,旅行中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 12: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露营、登山外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面料,这样携带就会轻便,而且可以提高面料的经纬向的密度,国外高档的帐篷采用210T至300T(经纬密度),密度高了其防水性也会相对提高,但太高的密度其丝也要求细,这样强度就会有所下降。

  外帐的涂层有多种,露营、登山帐篷一般采用PU、PE和涂银,PU最为理想。外帐防水指标一般800~2500mmH2O,太高会影响帐篷的透气性,国外高档的帐篷也很少在2500以上。而且帐篷的防水指标只是动态的防水指标,不是静水压指标,2500mmH2O只是雨水下来的瞬间水压,如果用2500水柱肯定是要漏水。我用过绝大多数帐篷的外帐在长时间的淋雨下都会湿透,这时双层帐篷的设计就体现其优点了,外帐内侧聚集水珠会滑落到地面上(如果外帐防水性差、暴雨时,外帐内侧的水珠会直接滴落到内帐上)。根据这些特点露营、登山帐篷建议不要选择单层的,单层帐篷的水珠会滑落在帐篷里面的。

  露营、登山内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涤棉透气面料。涤棉的优点是吸湿性好,缺点是容易发霉,涤纶、尼龙优点是容易护理。有些内帐是大面积的网布,优点是透气好,缺点是光线太透,夏天只用内帐,外面就能很清楚得看到里面,睡觉容易走光。 露营、登山帐篷地料用PE、普通尼龙、牛津布。低档用PE底,PE不耐磨,容易老化发脆。防撕裂尼龙底用在高山帐篷上,优点轻,缺点耐磨性差,容易扎破。牛津布底最成熟,牛津布以丝的粗细指标D标称,210D比150D粗,耐磨就相对好些,但分量也相对提高一些。底料的防水指标越高越好,一般2000~50000mmH2O。

  露营、登山帐篷的帐竿一般用玻璃纤维竿和铝竿。玻璃纤维竿优点是便宜,缺点容易老化、脆裂、折断、重。铝竿优点是轻便、强度大,缺点是贵。铝竿的材料采用7075T9或7001T6,早期铝竿只有韩国、美国和德国能够生产,德国的品质最好,韩国的性价比最高,所以大多数铝竿帐篷的铝竿都产自韩国。前几年国内的铝竿都是韩国进口的,而且是定码成套后进来的,后来国内为了节省成本从韩国进铝管,自己裁断装配成套,也称韩国铝竿。最近听说国内做导弹外壳的某家原军工企业也能做铝管了,但原料也是来自韩国的。真正的韩国原装成套铝竿上都印有EASTON 7075。  很多朋友认为露营、登山帐篷不管内帐、外帐都要紧绷,其实应该是外帐靠打地钉的橡皮绳紧绷,挂帐竿的内帐要稍松些,这样的设计在大风下才有一定伸展空间。大家可以去看一下MSR帐篷的风洞测试。  露营、登山帐篷使用注意事项:  1、搭帐篷时,外帐一定要绷直,避免和内帐有接触,防水外帐内侧的水珠渗透到内帐里;  2、帐篷不要在高温下暴晒,底布不要放在高温的沙滩和地面上,这样可防止PU老化,避免防水性能下降;  3、收帐篷时,要慢慢卷,要有方向性赶跑帐篷内的空气,如果空气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卷帐篷,空气只能突破防水层出来了,这样会大大影响防水性能。

“露营营地的选择最为关键,这是确保宿营安全的根本。”长沙湘江边户外救援队队长岁月无声与资深驴友春夏、紫月认为,选择露营营地时,一定要注意挑选近水近村、背风背阴、远离山崖、防雷防雨的地方。

  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水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的地方,以方便取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或者下暴雨,都有可能发生漫滩,一定要注意防范。

  选择近村是在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向村民求救。另外,近村其实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随时转移出山。

  在一些山谷、河滩上扎营时,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尤其重要。背风时用火更方便,也更安全。如果需要居住两天以上时,最好选择背阴处扎营,比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致雷击。

  如果天气预报露营当晚有可能下雨,就应当对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