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6|回复: 0

80年代的户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21: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后普遍特性:个性张扬、我行我素
  80后,是奉行自我、个性张扬的一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我们不喜欢被束缚,喜欢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勇于尝试并热衷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80后有着看似特立独行的性格,我们善恶分明,选择兴趣、结交朋友都凭着个人的喜好,并且在心底里为这种独特而自豪。
  对于80后的人来说最大的资本莫过于年轻了,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更多的会去强调自信,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80后的人憧憬将来的人生,我们喜欢想象以后会是怎么样,而很少关心现在怎么样。
  当然,网络的发达使80后的价值观不再像其他年代生人那样趋同,他们总能容易的找到一个小圈子,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部分人的偶像。比如户外,就成为很多80后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80后喜欢户外:特立独行、实现自我
  说起来,中国的户外蓬勃发展也就这短短10年,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网络的普及。大家通过网络分享旅途中的经历与感受,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户外并愿意走进户外,最后把户外作为自己的一项生活方式甚至于职业来发展。而80后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又加上对户外这种全新的自由方式所认可,使得80后在中国户外的人群中占有很大比率并成大幅度上升趋势。当然,户外运动作为中国一项新的产业也就给了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其中不乏大胆并创新的80后,这也是越来越多的80后认可并执着于户外运动这项产业。
  爱上户外的80后,只是特定年龄段的一个特定群体。特定的年代造就了特定的群体,户外,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社会单说一个群体,而80后只是这个群体中的新鲜血液。80后中的很多人认为户外是浓缩了城市生活中的某些片断,让人们敢于想像,敢于要求,敢于承担,敢于放开防线,敢于正视生活的种种压力,这些也都是80后这个年代的群体所最为缺乏的。
  80后对户外的大致认同为:玩户外是为了身心更健康,脱离社会上的那些吃喝玩乐,到户外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主要喜欢在户外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80后的驴友也有交友的欲望。如果说户外是种生活方式,可能也不为过,所有的空域时间都是围绕着户外这一主体开展的。
  80后大多走进户外的过程为:看人家的旅行经历→自己也想出去走走→钱包羞涩选择自助旅行→上网查出行攻略→结识一帮朋友→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美好和刺激的画面→走进户外一发不可收拾
  话说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很多年以前就是一种运动,现在也只不过是把它给细化了而已。就拿徒步、登山攀岩来说,最早可追述到18世纪的欧洲。在那以前,人们很怕接近山区,总认为那是魔鬼一样的地方,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有一些传教士为了宣教,不得不穿越山区。科学家开始走入山区,做一些自然生态的研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因拜工业革命所赐,而形成的实业家和企业家等社会新阶层,这些人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同时也为了追求另一种刺激,就开始以登山当成另一种休闲方式。在当时,首登(某座山头被人类第一次登顶)就成为所有登山者追求的目标,当那些在阿尔卑斯山区中,比较平缓而容易到达的山头都被首登过后,剩下的就是有着相当难度的大山了。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这些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整套技术。只是此时无论技术上还是装备上都还相当简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为了符合特种地形作战上的需求,军队才开始发展了这些技术,攀岩和野营才逐渐有了雏形,而真正形成分类的体育项目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了。但这些项目的历史虽然很短,但在后几十年中已经成为各个发达国家里很普及的运动了,同时野外露营更是欧美国家上至老人下至童子军都十分喜爱的活动。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