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安徽 合肥] 仙寓山 探险、疗养、采风、科考神奇圣地

已有 1433 次阅读2011-6-4 19:51 |系统分类:线路| 圣地

风 情 篇

  我们驱车碾过薄薄的霜华,碾过纷乱的红尘,行进箬坑乡红旗村。临窗掠过的是古木参天的水口林,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还有线条简单的古木桥,和参差错落的人家。这是一幅水墨氤氲的江南晚秋图,只是岁月的河流漫过青灰色的岸堤,把我搁浅在这白墙黛瓦的小巷,听不见归人达达的马蹄,徒握深深浅浅的忧伤,怔对那或远或近思念如火的橘子林。恍惚之中不知今夕何夕,却在不经意间记住了一个个一闪而过的面庞——那是手捧一杯清茗,和街坊邻里闲聊家常的居民,沧桑的容颜中一副平静的表情,很难说得清他们是在品着茶叶的甘醇,还是咂着生活的味道。

  走在这深秋的田园风景中,最触及心底柔软之角的一物是芦苇。它,是最得秋之神韵的精灵。或临溪一丛,如群丽照水,或当径一株,如佳人守望。芦苇,这普通的野生植物,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有着太多的渊源关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尽了相思的缠绵和失恋的苦楚;浔阳客船,枫叶荻花,青州司马得遇琵琶女,几滴清泪,一曲悠扬。说尽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落寞和欢欣。另外,苇叶的坚韧是品行高洁的象征,芦花的飘忽乃人生无常的写照。这一切,让简约、隽永的芦苇在群芳百卉中独树一帜,占尽风流。

山  水  篇

  走在嵌着五彩玉石的山径,由衷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黄山而叹天下无山,其意实不在褒此贬彼 ,而是发自内心地倾倒于造化的神奇。依我看来,仙寓山之景当在四韵:屏山之美,玉石之奇,溪涧之秀和雾霭之灵。
 深秋,只有在海拔千米之上的峰顶远眺,才能真正领悟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无限风光和绝妙意境: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像巨幅的山水画卷,又像一个渺远而深刻的神话,从眼前向天外舒展开去,深黛、苍青、丹红、浅禇、橙黄……林木颜色之丰富,山峦层次之纷繁,令人眼花缭乱而心旷神怡。难怪古人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如今我也着实感叹:金箔丹屏逶迤开,疑似九霄宫阙台。若共仙翁衔殇对,任是天子呼不来。

  七彩玉谷真是名不虚传,“石间画仙景,洞中藏风月。”这里的石头大如巨斗,小如散珠,兀立如兽脊,静卧如处子,千奇百怪,各具形态,或狰狞、或和善、或调皮、或悠闲、或诙谐、或夸张、或缠绵,或寂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不知道到底是先有这石,再有这水,还是先有这水再有这石,反正,石的刚阳敦厚衬出了水的柔媚灵动,水的柔媚灵动又突出石的阳刚敦厚。石与水在此,是一对不离不弃的恋人。在这群山蓝天的环抱中,同奏一曲不老的情歌。我在记忆中也弹响自己的情歌,在石的陪伴下,继续前行。“天地何处觅仙踪,七彩玉谷看形容。啼笑前生非由我,修缘来世此石中”,隐隐约约的我仿佛听到有人在低呤。

  七彩玉谷中的水是名副其实的纯净水,清的一尘不染,纯的叫人心醉,或悬泉飞瀑,或细流深潭,娴静时若月下清樽,湍急处似万马奔腾,就那样动静自由,刚柔随意,虽无序无形无色无味,却酿出了人间的至真至妙至纯至美。掬一捧此水在手,你会觉得某种东西也流过了你的心田,冲走的是尘垢,滞留的是空灵。你闭眼屏息,感觉那水也开始在心头泛起涟漪,远离尘嚣,你又一次发觉,你,原来如此地爱你自己。溪流是最清洌的酒啊,亘古至今,终于共你醉此一季。水中徜徉着七色交辉的玉石,是仙女们散落的珠矶,还是谁的心事,在这碧波清影里,欲说还羞?

  如果把仙寓山比作一个仙子,那么雾霭就是她的面纱和裙裾。山本是一部读不尽的书,看不尽的画,春之明媚,夏之浓郁,秋之绚丽,冬之悠远,再加上山岚设色之妙,雾霭雕饰之工,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特别是峰巅眺望,远山起起伏伏,层层叠叠,被云雾蒙上绫纱后,沉浮其中,露出一条条温柔的曲线,而山脚卧着的那星星村落,则在忽聚忽散的云雾之中显得若隐若现,像一个飘忽不定的梦。那到底是世外桃源,还是天上人间?

古  道  篇

  传说这条徽池古道的记载向古可以追溯到唐朝,经过历朝历代的磨砺与修缮,如今得以完整保存的仅余十五华里,踏上那一级级静静的石阶,我们仿佛走进传说中的时光隧道,喧嚣与浮躁在这里渐渐消散殆尽,世界一片清明,岑寂得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这条徽池古道,浸染了古人多少泪水汗水,演绎着人间多少离合悲欢,淳朴独特的乡俗,由这里走向神州大地,都市繁华的文明,在这里震撼古老村庄。在这条路上,我似乎看到慈母翘首的银丝,听到新娘远嫁的锣鼓。再高的山峰,高不过人心,再长的行程,长不过思念。凄清的山风,诉说着无数被遗忘的故事,暖暖的余辉,映照着痴人如我寻梦的身影。逝去的时光,谁都无法再回去,但是,穿越时空的真挚,苍茫岁月的坚守,不为沉浮而上下的坦然,不为得失而明暗的旷达,徽池古道,在每一个到访者的心中永远熠熠生辉。过去的终成历史,将来的永远未知,谁能预知若干年后,那宽阔嚣张,几次碾断古道的盘山公路,又将如何被历史定义。

  淡忘是历史,沉淀也是历史。位于榉根关的古长城,就是历史的一道沉淀。长城是最高的城墙,占据着山脉最险要的位置,以无法超越的雄姿横亘在险关隘口处。据说这是清代两江总督曾国藩苦心经营,用以抵御太平军的军事设施,可是长城最终没有做成大清帝国抵御大刀长矛的坚强盾牌,也无法成为对付洋枪洋炮的有效武器。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个人的辉煌和朝代的黯淡。“伤心秦汉径行处,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如今,雄关漫道,旧迹斑驳,它宛如晚清的巨大墓碑,在这荒芜凄迷处,演化为乡野风光的一道浮光掠影。

  古稀亭是古道上另一块文明的碎片。亭是古代的驿站,供送别避雨、旅途休整等之用,是很人性化的一种建筑设施,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车站和码头,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投资建造,但是也有很多远见卓识的开明人士愿意积善行德,从而慷慨解囊。据说这古稀亭就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捐资而建,他把对子女的牵挂化为对后人的荫佑。祖宗积德,恩泽子孙.这种思想境界虽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极力推崇,但普及的程度到今天也还是一种说不出的遗憾。我们见识过富可敌国的石崇,那代薪而燃的白烛和张扬铺地的锦缎与这一方古朴简陋的石亭相比,这种反差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与富.更彰显了人格上的高与低。这一带的石板,时而可见斑驳的字迹,也许是墓铭,也许是碑记。但是再鲜亮的名字都被时光砥砺,再显赫的身价也被岁月湮埋 ,物化的记载再坚固也是空洞的,谁给予百姓实惠,谁才能真正地系于民心。

  茶园在古道两旁依依相随,或零星、或成片、青翠可掬,芳香怡人(此时正是茶花开放的季节),成为历史与现实交接的强韧纽带,这里的茶叶自古享有盛名。雾里青茶早在宋代就被列为全国37种名茶品目之一,当时称为“嫩蕊”,顾名思义,也能感受它的柔软鲜嫩,清芬泌脾。陆游曾诗云“秋浦万里茶人到,笑说仙芝嫩蕊来”。雾里青在明代被列为贡品,清乾隆时开始销往欧洲大陆,并成为西方上流社会高贵的象征。可是因为历史的陈因,这辉煌一时的极品名茶一度在岁月的湮没中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末,瑞典海洋考古队打捞了触礁的商船,沉匿三个世纪之久的雾里青名茶才浮出水面,重见天日。后经安徽茶业大学詹罗九教授带头考证考查,以及天方集团慧眼识珠的支持与开发,决意将仙寓山古徽道的大山村作为这种茶叶的生产基地。远见于财力的合作,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如今,这聚山川之灵秀,集天地之精华的雾里青又重新走向长城,迈向世界,成为仙寓山的名片,华夏人的骄傲。几番沉浮,几度荣辱,雾里青的历史还将续写,它以它沉甸甸的名字证实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条古道是一段历史,谁能解读?
  一条古道是一座丰碑,谁能铭记?
  一条古道是一部传奇,谁能重演?
  一条古道是一曲清音,谁能顿悟?   
      仙寓山,是祁门和石台交界的一朵奇葩,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更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探险、疗养、采风、科考等多功能旅游基地。

握手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美丽梦旅 ID 1305

  • 等级
    版主
  • 积分
    327
  • 威望
    327
  • 驴币
    746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