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安徽 合肥] 与建筑融为一体 感受古徽州

已有 1850 次阅读2011-7-11 21:27 |系统分类:游记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固体的文化。走进婺源,便真正的懂得了其含义。从江岭的山坡上俯瞰,在青山绿水花丛中,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蹲伏在那里。以黑白为底色的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这里就像一副宁静的桃花源画卷,也像是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古建筑代表着历史,她饱经沧桑,又平静自得,有时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者就是历史本身。
 
这些老房子,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梦想和性格。它给人的印象是封闭的,虽然它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明快淡雅,民居的外墙都是用砖砌成,表面涂抹白石灰,室内的间壁大都以木板构成,整个房屋是框架结构,很坚硬也很牢固。婺源的老房子从不给人以华丽之感,它一概以用小青瓦而几乎从不用琉璃瓦,门楼和屋内的石、砖、木绝少用五色勾画,隔扇、梁栋等也不施髹漆。婺源就是这样的崇尚本色,大气而朴实,不动声色坚持着自己的审美观念。
从整体风格上,婺源民居显得殷实和精巧,有点儒雅,更有点莫测高深。除了粉墙黛瓦外,在当地被称作“五岳朝天”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民居的独特韵律,这样的感觉就像是由古筝奏出的曲子,余韵悠远。老房子屋角上的饰物也很多,代表着吉祥和丰收,虽然每个村落基本上是同祖同宗,但在建房时依然不与邻共墙,这就形成了狭窄的小巷,仅容一人通行的一人巷也到处可见。曲曲弯弯的小巷,纵横交错,相互连通,把徽州的村落编织成形形色色的迷宫。民居的内部与“五岳朝天”并称的是“四岁规堂”,这也是婺源民居的主要特征。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天井居中组成了整个房屋的结构。天井不仅仅有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意味,更多的还是一种上古之风。
“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这算是婺源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井”指的的是天井,而“雕花”则是指的徽州民居无所不在的“三雕艺术”了。跨进居室目之所见,那华板、柱棋、莲花门、天井四周、上方檐条、沿口、下方石墙裙、屏门隔扇等等,都是一些精美无比的砖、木、石雕构件。婺源古建筑中剔透玲珑的砖、木、石三雕可以称作民居中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是民居中的眼睛。三雕的内涵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戏文故事等等,还有一些几何形图案。有写实记像的,也有写意变性抽象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些三雕艺术是当地人生活的写实,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体现了强烈的艺术创造力。婺源人不爱露富,不张扬,从民居中也可以看出,徽民居从外面看平淡无奇,但却极重视内部建设,那些精美艺术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都是建在屋内,愿意“锁在深闺人不识”,独自欣赏,独自品玩。这当中除了具有一种审美意识之外,应该还有着一种狭隘的提防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民居的厅堂庄重而严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曾有人说:中国人的厅堂就是西方人的教堂。这是指的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徽州民居简洁的陈设,书卷气十足的布置,宁静而不失庄严的氛围,包括各种各样的对联,都在传达着徽州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人们对于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往往代表了该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内涵。而一个有着人文气息的地方建筑群是否保存完整,也往往是判断该地方是否有历史人文内涵的一个重要砝码。在当前,当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正在把有着历史内涵的古建筑逐渐推灭的时候;当一些名胜古迹由于钢筋水泥的加入而变得越来越不伦不类的时候;当打着开发旅游的口号,对古建筑随意处置的事件已经成为一种屡禁不止现象的时候,婺源的建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在婺源的日子里,我喜欢坐在农家的阁楼上,手捧一杯清茗,在晨光与暮色的交替中,静听潺潺的流水。那个时刻我感到自己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是彼此相融的:山水给予我关爱,我亦回报以赤忱,也许这就是婺源给人的感觉……


握手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眉飞色舞 ID 1131

  • 等级
    版主
  • 积分
    322
  • 威望
    322
  • 驴币
    711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