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周庄--浮华背后的宁静

已有 1251 次阅读2010-11-23 15:37 |系统分类:游记

近日闲来无事,手中的工作皆告一段落了,便心生出去旅游的念想,却又纠结该何处。无意间跟同事谈起此事,她笑,说,亏你还号称铁杆驴友,还有难道你不知道有事找百度吗?
听从同事的建议,在百度上随便搜了一下,不少驴友介绍说周庄不错,还很热心的发来周庄的介绍和图片,皆是江南那种古色古香的建筑,我脑海里不禁浮现了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那种江南的独有的气韵把他深深的魅惑了。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江南的水乡,但面对如诗如画般的景致,真的是呆住了。
中间流淌着河水,两岸上是人家。
驳岸边停靠着摇船,女人坐在明媚的阳光下,织补衣物。几只渔鸭立在船头,细细地梳理羽毛,人来不惊。
岸边的柳枝刚刚抽出新芽,透着盈盈绿意。
曲曲弯弯的小巷,深邃地伸向远方。
斑驳的墙壁上,写着古镇的历史。古朴的拱桥,牵扯了几世因缘。
竟是,处处可以入画。

因贪恋美色,格外珍惜停留的每一分钟,遂与旅游团分开,独自在小镇里闲逛。
井字形的河流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差不多每家都有一段几个石阶砌成的小码头。有些古桥的历史都在四百年到八百年左右。两旁的建筑,依然保持着明清民居的模样。
没有方向,东一处,西一地,时而不时地惊喜。
整个小镇,处处散发着古韵的气息。一块牌匾,一段屋檐,几块石阶,一截木板,都让我唏嘘不已。


我最喜欢的却是一个酒家,前后两院,后院分上下两层。
前院陈设着酿酒的各色器具,盛酒糟的木桶中还升腾着热气,一踏进门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木方桌上摆了供人品尝的黄酒和米酒,我上前讨酒,男子笑着递给我米酒,说不上头。
酒是不上头,但整个后院我却都走得醺醺地。
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式酒楼。鲜少有人来,空气里略带着潮气。黑色的木板,让我深深为之着迷。四周贴了些酒的历史。踏着沉重的木板走上二楼,入眼处,空荡荡,没有人迹。


之后,人在弯曲弄堂里游走。也不知拐到了哪里,一抬眼,看到“三毛茶楼”的牌匾。再看,屋子里墙上还贴着不少三毛的照片和报介。撇了撇嘴。但仍是忍不住伫足观看。一看之下,却不由停下了脚步。
原来,当日三毛曾来过周庄。走到了这里,和舍间主人倾心攀谈。她对周庄赞不绝口,夸阿婆茶,赞大闸蟹。并说一定再来,谁知却是一诺空言。茶楼由此而得名。
见我在看,那老人主动邀请我进店。走进茶楼,打量四周,见墙上挂着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有客清茶待,无事乱翻书”。交谈之下,知晓他也是位文人,名片上印着散文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成员等。他的茶楼虽看上去不起眼,却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网上还有网址。
我对那一大堆的头衔不感兴趣,只觉冥冥中似乎有安排,能让我误打误撞地走到这间。想着当年三毛曾坐在这里,想她的文字和生平往事,忽地感慨万千。
随后半小时里,喝着老人沏的阿婆茶,品着他亲手做的小菜,听他讲在小镇上,每天见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闻人间百事。

我们谈话时,茶楼里放了笛子曲。轻幽的旋律中,老人给我讲了曲子背后的一段故事。
就在我去的前一天,一位男子也曾坐在茶楼里与他长谈。
男子一只横笛,走遍大江南北,历尽辛酸。遇到了女子,两人又一起漂泊了两年。后厌倦了,便在深圳定居。听到这里,本应是苦尽甘来。结果男人无意中发现,女人是被台商包养。争执后还是争执,结局是男人伤心地离开。女人也伤心,却放弃不了金钱。男人走到了周庄后,给老人留下了他与某民乐队合作的专籍。
故事被老人讲得曲折而生动。我也听得入迷。但是离开的时间到了。辞别老人时,他不忘叮嘱,“下次不要随团来,让我们有时间,好好谈。”
出了门,跑着去寻旅游车。回去的路上,翻看名片,背面印着三毛歪斜的字体,“真好。周庄有你在。

握手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洛阳行者 ID 168

  • 等级
    LV.6
  • 积分
    1572
  • 威望
    859
  • 驴币
    1398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